太陽能系統在正常,沒有遮陰的情況下鮮少有安全上的問題與功耗的損失,不論是智能優化系統還是傳統二極體系統。但對於置於戶外的太陽能模組而言,遮陰卻是擺脫不了的天敵,即使有定期在清理,仍然無可避免地必須面對外在環境的干擾,如鳥屎、落葉、建築物、灰塵、積雪、落石等造成的遮陰問題。根據實驗證實,單片模組在遮陰10%時,就會造成整個系統達到50%的電力損失!
為何一個小小的遮陰會造成如此嚴重的損失呢?主要原因在於傳統旁路二極體中過高的障蔽電壓、溫升與功耗所造成的巨大損失。想想看,要增加1%~2%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益有多不容易,可是要損耗其得來不易的電力卻是輕而易舉,而且無可避免。
在實務上,規劃施工前通常都會進行遮陰模擬,以避免因為時間遮陰(如每天固定時間的建物、女兒牆、水塔、煙囪或樹影遮陰)所造成的電力損失。
一片模組的局部遮陰就會拖累整個系統的發電效能。因此為了避免此種狀況,通常都會避開這些地區,或者另外建置獨立系統,以減少能源損失。
哪些情形會影響太陽能系統發電量?
1. 遮陰:如果太陽光電板照不到太陽就無法發電,此在選址與佈置規劃時即應加以排除。
2. 太陽光電板品質不良:選擇低價或小廠的產品經常在安裝後6個月以後功率快速下降,無法達到預期發電量。
3. 太陽光電板安裝排熱性不佳:模板溫度每增加一度,太陽光電板之效率將降低0.4%~0.5%,系統應有良好的散熱設計。
4. 施工品質不良:接點與接頭接觸不良、管線外露等會增加系統故障機率、降低發電效能。
5. 管線配置與匹配不佳:每個場所之線路長度不同,不足的線徑將導致壓降而使傳遞的電力下降。
6. 灰塵:若設於落塵量高的區域,灰塵造成的陰影可能造成高達30%的功率損失,中大型的系統應裝置有清洗裝置,定期清洗灰塵。
7.
無監測能力:若無監測裝置,設備故障或系統效能下降將無法及時發現,延遲維修將導致大量的發電量損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